“提灯之声--讲述我的护理故事”演讲比赛作品展--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邓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手中仿佛又握住了那盏熟悉的提灯。它不是一盏普通的灯,而是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是护理人心中永不熄灭的信念之光。作为一名工作了12年的护士长,也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关于责任、关于坚守,也关于生命与爱的传递。
第一盏灯:疫情初至,我们点亮了隔离病区的光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那是一个深夜,我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成立首个隔离病区,由你牵头。”没有犹豫,我立刻返回医院。在院党委,院班子的支持下,立即组建了一支有4名共产党员的医护团队。面对未知的病毒、紧缺的物资和恐慌的情绪,我和团队用48小时完成了病区改造。防护服下,汗水浸透衣衫;护目镜后,压痕深深刻在脸上。但没有人退缩,因为我们知道,这盏灯必须亮起来——它是患者眼中的希望,是黑暗中指引生命的坐标。
一位70岁的老人握着我的手说:“姑娘,你们在,我就不怕。”那一刻,我明白,我们不仅是护士,更是战士,用专业与勇气筑起生命的防线。
最难忘的是火线入党仪式。在缓冲区贴在墙壁上的党旗下,护士乔留影和医生杨阳高举右拳:“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的誓言与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共振。小乔说:“看着你们党员冲在前面,我才明白什么是信仰的重量。”
第二盏灯:身怀六甲,我与生命并肩前行
2022年,我怀孕5个多月时,疫情再次反复。医院封控,人手紧缺。家人劝我:“你不仅是护士长,也是准妈妈,能不能申请休息?”我摸着腹中的孩子,心里挣扎,但最终选择留下。因为我知道,科室里还有同样面对疫情奋战在前线的护士姐妹,病房里还有危重、高龄患者,他们和我一样需要支持,需要守护。
那一个月,我挺着孕肚穿梭在病房:核酸检测,物表采样,输液治疗……同事们心疼我,总想替我多分担一些;患者们看到我,眼神里既有担忧,也有敬意。一位即将出院的阿姨悄悄塞给我一包红枣:“姑娘,你要照顾好自己,肚子里的小天使会为你骄傲的。”是的,我不仅是母亲,更是千千万万患者的“家人”。那盏提灯,不仅照亮了病房,也照亮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生命的延续。
那一个月,科室医护和患者及家属同吃同住,医患互帮互助,关心有爱,这是当时一名女家属发的一个视频截图:为泌阳县全体医护人员点赞!你们是我们泌阳县人的骄傲!
患者及家属每一句温暖的话,对我们的理解支持和肯定,让再多苦累都一一化解。
第三盏灯:提灯之声,是传承更是使命
12年的护理生涯,我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也见证了生命的顽强与奇迹。有人问我:“护士长,你不累吗?不怕吗?”我想说,累,但值得;怕,但必须前行。因为护理人的灯,从来不是为了照亮自己,而是为了温暖他人。
南丁格尔的提灯,穿越百年,依然在今天的病房中闪烁。它照见的是凌晨三点巡视病房的脚步,是抢救时争分夺秒的默契,是患者出院时的一句“谢谢”,更是无数护理人用青春书写的誓言。
愿做暗夜里的微光,守护人间烟火
今天,我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护士长,也是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我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白衣胜雪,是职业的勋章;党旗鲜红,是初心的烙印。当提灯与党徽交相辉映时,我们就是人民健康最忠诚的守夜人!
最后,我想对我的孩子、我的战友,以及所有护理同仁说: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只要我们心中有灯、脚下有路,就能让生命永远朝向光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