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正确认识肺结节,莫让结节变心结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进行定期体检,这使得一些原本可能被忽视的问题得以被早期发现。在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肺结节这个词或许时不时地会闯入我们的视野。不少人一看到这个结果,心中便涌起层层忧虑,仿佛一颗定时炸弹被悄然埋下。但今天,让我们一起正确认识肺结节,放下不必要的恐惧,莫让结节变成心结。
近年来,胸部低剂量螺旋CT在体检中的普及应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经常有年轻人拿着CT检查报告过来咨询,“医生,我CT报告上说有肺结节,不会是肺癌吧!”,“要不要动手术?”,“会不会晚期了?”。
首先,肺结节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很多时候,肺结节只是肺部影像上表现为直径小于等于3 厘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是肺部的一种小的异常表现,就像脸上偶尔长出的一颗小痘痘。它可能是由于既往的炎症、感染、陈旧性病变等留下的痕迹,就如同岁月在大地上留下的浅浅印记。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中国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文中指出“恶性结节占比不足10%”,也就是说临床上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这些结节通常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生长速度缓慢甚至长期保持稳定,只要我们保持定期检查,密切关注其变化,通常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其次,面对肺结节,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冷静。通过大数据的观察,肺结节的人群中,超过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相信不少人在拿到类似的CT检查报告后都会发出疑问,整日担惊受怕,茶不思,饭不想,网上查,线下问,看完这个医生,又换其他医生,希望切除结节,但又恐惧手术,焦虑的心态不仅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同时也给家人带来了极大困扰,甚至有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感觉世界末日来临,惶惶不可终日,肺结节俨然成了“心”结。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不要被恐惧和焦虑所左右,盲目地陷入自我怀疑和绝望之中。想象一下,我们的肺部就像一片广阔的森林,而肺结节可能只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苗。我们不能因为这棵小树苗的出现就惊慌失措,而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它、了解它。医生们就像是森林的守护者,他们凭借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地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即使是少数可能存在恶性风险的肺结节,也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早期发现的肺癌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往往良好。医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检查手段,如高分辨率CT、PET-CT、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肺结节的性质,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肺结节呢?其一,远离烟草。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吸烟者要戒烟,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吸二手烟。其二,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长时间接触污染的空气、粉尘等,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时候,可以佩戴口罩。其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所以,当我们得知自己有肺结节时,不要让恐惧占据我们的心灵。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相信科学的力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正确认识肺结节,莫让小小的结节变成困扰我们内心的“心结”,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影像科 代国玉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