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时,大便常规检查有必要做吗?看完你还弃检?


大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的
基础检查项目之一
体检时,很多体检者常常因为
嫌麻烦、嫌脏或当时没有便意
因此放弃了这项检查
那么,体检时的大便常规检查
到底有没有必要做
看完下面的文章
你就明白了
正常情况下,大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道脱落细胞、细菌、无机盐和水组成。其排出量随食物种类、进食量及消化功能而异。
大便常规检查包括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镜检化验、潜血实验等。
大便常规检查虽取样较为麻烦,但却是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通过观察大便颜色、性状的改变可以鉴别相关疾病。
1、大便检查如有黑便、血便等情况,意味着人体消化道有出血的可能。
2、当出现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与便秘交替、粘液血便、大便形状变细等情况时,则需要警惕肠癌的发生。
3、通过大便常规检查还可以判断有无寄生虫感染等疾病。
4、此外,肝、胆、胰腺等重要器官的健康情况,也能从大便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正常情况下,以下指标检查结果都会呈阴性,但在一些疾病的影响下,会呈阳性。
1、白细胞:如果检查结果呈阳性,说明体检者可能存在肠道炎症,但其数量的多少与炎症轻重的程度密切相关。
2、红细胞:如果检查结果呈阳性,说明体检者可能出现消化道炎症或出血。
3、吞噬细胞:如果检查结果呈阳性,说明体检者可能存在细菌性痢疾过肠道炎症。
一般的健康体检,建议每个人都要做大便常规检查,以便及早疾病。
特别是大便形态改变者和大便颜色改变者,这两类人群一定要重视大便常规检查。
注意饮食:在准备留取大便常规检查的标本时,前一天应尽量吃清淡食物,避免摄入动物血液性食物,如猪血和鸭血等。
尽量留取晨便:晨便在体内留存时间较长,会有更多的代谢物,有利于发现异常。
防止标本污染:要尽量避开痔疮发作和月经期留取标本,以防止标本被血液污染而影响结果。此外,粪便中也不能混有尿液,因为大便中有些被检成分可能会被尿液成分破坏,出现假阴性结果。
正确使用容器:收集标本时应使用医疗机构提供的器具,如自备容器,应确保容器中不存在残留药物或各种消毒剂,以防止污染标本。
送检要及时:标本要新鲜,最好是留取样本后立即送检,最晚送检时间不能超过取样后2小时。
温
馨
提
醒
粪便常规+隐血的意义:
可以提供关于肠道健康状况的信息,例如消化道炎症、肠道感染、消化功能、肠道出血、肠道肿瘤筛查等。
1、消化道炎症:通过检查,可以观察到是否存在消化道炎症的征象,如白细胞增多或红细胞增多。这可能是胃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指示。
2、肠道感染:可以检测肠道感染的存在。通过分析粪便中的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如细菌性腹泻、阿米巴病等。
3、消化功能:可以反映肠道的消化功能。通过检查粪便中的脂肪含量、pH值和消化酶活性,可以评估肠道的吸收和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4、肠道出血:此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的方法。阳性结果可能表明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结肠息肉、消化道肿瘤等。这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5、肠道肿瘤筛查:此检查也是常用的肠道肿瘤筛查方法之一。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消化道肿瘤的存在,但仅作为初步筛查,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结肠镜检查来进行确诊。
需要注意的是,粪便常规+隐血检查只是初步的筛查方法,如果有异常结果或疑似疾病的情况,通常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确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并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声明:以上图文,意在交流学习,普及健康知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健康管理科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