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 ICD 植入术 填补县域心脏猝死防治技术空白




近日,泌阳县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传来重磅喜讯 —— 在郑州心内科专家现场指导下,医院团队成功为一名高危心律失常患者植入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这是我市县级医院首例 ICD 植入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危急重症救治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同时也使泌阳县人民医院跻身全市少数能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行列(全市前三),从此县域内饱受 “心跳失控” 威胁的患者,无需远赴大城市,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国际前沿的生命守护。

生死竞速:体内 “不定时炸弹” 的县域破解之道
接受手术的患者长期受心脏病困扰,近期频繁出现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险情。“这种病症就像心脏的电路系统突然‘短路’,会引发心室颤动 —— 心脏在几分钟内停止有效泵血,直接导致猝死。” 泌阳县人民医院 CCU 主任康业茂解释道。此前,面对这类隐藏在患者体内的 “不定时炸弹”,转诊至省会大城市三甲医院是唯一选择,但长途转运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心脏停跳,生命安全面临极大考验。 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对比,直观展现了技术的神奇效果:术前杂乱无序、象征生命危机的波形,术后转变为规律平稳、代表心脏正常工作的节律。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正是被称为 “植入体内的智能除颤仪” 的 ICD。
24 小时 “贴身卫士”:ICD 如何守护心跳安全?
对于多数患者而言,“ICD” 仍是一个陌生词汇。康业茂主任用通俗的比喻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ICD 就像一台 24 小时在岗、高度智能的‘微型除颤仪’,体积小巧,可植入患者锁骨下皮肤内,通过一根细导线与心脏相连。” 这台 “贴身卫士” 的核心优势在于 “主动监测、自动施救”:它能持续实时监测患者心跳节律,一旦捕捉到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会立即启动分级救治 —— 首先通过 “抗心动过速起搏” 技术,以无痛的快速电刺激让心跳恢复正常;若该方式无效,则在瞬间释放一次精准电击进行体内除颤,强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让心脏重新回归正常节律。“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无论是患者白天活动、还是夜间睡眠,ICD 都在默默工作,为患者抢下猝死抢救的‘黄金 4 分钟’,这是体外除颤仪无法替代的优势。” 康业茂补充道。
技术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县域百姓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郑州专家的倾囊指导,更得益于泌阳县人民医院 CCU 团队的精湛技术与默契配合。术后,患者恢复迅速,谈及治疗效果,她难掩激动:“以前总担心自己突然就不行了,白天晚上都害怕。现在知道身体里有了‘守护神’,心里踏实多了,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信心了!” “ICD 植入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参与指导的郑州专家强调,“这项技术能在县级医院成功开展,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患者节省了往返大城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打破了县域心脏重症救治的技术壁垒,为基层群众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康业茂主任表示,首例 ICD 植入术的成功开展,是泌阳县人民医院在心血管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上的 “质的飞跃”。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此次手术前后,医院在上级专家指导下,还成功完成一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近两年来,该院已累计开展多例射频消融手术,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未来,医院将继续聚焦尖端医疗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不断提升心血管、神经、重症等重点学科的救治能力,让更多先进治疗方案惠及泌阳及周边县域百姓,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泌阳力量。” 康业茂主任说。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心血管重症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