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急性喉梗阻“锁喉”---急诊科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泌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120”中心指令,一名“呼吸困难”患者需要紧急救援,刘翔宇医生到达现场后查看患者:中年男性,面唇紫绀,呼吸喘促,烦躁不安,满头大汗,喉中喘鸣,声音嘶哑,不能发音,简单的询问病史了解到患者昨天晚上出现咽喉疼痛,今天下午疼痛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敏锐的职业素养使他很快判断出该患者的危险性,立即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激素类药物应用,同时电话联系急诊重症科何水副主任医师,“接诊一位急性喉炎,喉梗阻患者,梗阻分级3-4级,预计插管困难可能需要气管切开。”接到救援电话后何水副主任医师立即准备相关器械到急诊抢救室待命。
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后再次评估病情,喉梗阻症状无明显缓解,情况紧急,病势凶险,病人可随时窒息死亡,时间就是生命,不容有任何迟疑,急诊医生迅速评估,快速制定方案,合理分工,沟通签字,决定先给予经口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准备气管切开,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确保病人安全。可视喉镜进入口腔后发现患者会厌,咽腔充血水肿严重,根本无法暴露声门,此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呼吸停止,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让抢救室的空气变的凝重起来,紧张的氛围似乎让大家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然而手上的动作不能停止,如果不能在数分钟内开通气道,死亡马上就会降临,何水副主任医师立即给予环甲膜穿刺为气管切开争取一丝时间,同时进行消毒、定位、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紧急气管切开术看似困难,实则确实不容易,它的困难程度与择期气管切开术不可同日而语,患者因严重缺氧意识丧失,濒死前的肢体抽搐,躯体扭动,没有充裕的时间镇静麻醉,以及抢救事件带来的冲击感,都为手术带来了困难,但是在急诊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困难似乎也没那么可怕。整个抢救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对于患者来说却如漫长的几个世纪,每一秒的时间流逝,都可能是迈向死亡的步伐。当撑开气道那一刻,病人的呼吸瞬间就通畅起来,面色也逐渐红润,血氧饱和度稳步回升,一小时左右完全恢复清醒,后经过十余天的住院调理痊愈出院。
急性喉阻塞是由急性炎症、异物、肿瘤或外伤等原因导致喉部变窄或阻塞的一种疾病。发病后病人突发严重上气道梗阻,呈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出现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意识障碍,伴随大小便失禁,继而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在数分钟内死亡。由于该病前期仅是咽喉疼痛,容易让人们放松警惕,以至于每年都有急性喉梗阻导致死亡的病例,因此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温馨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咽喉痛,出现急性剧烈喉痛或任何提示有呼吸困难表现的患者,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已经形成了院前急救、院内会诊、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重症监护室五位一体的无缝隙诊疗体系。2019年成为“中国县级急诊联盟单位理事单位及副理事长单位”,2020年6月获批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5月获“河南省人动肝血液净化技术”联盟单位,2021年7月获“中国县域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示范单位”。以急诊科为核心成功创建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以急诊科为中心在第一医疗集团(包括:县人民医院、花园乡卫生医院、马谷田乡卫生医院、高邑乡卫生院、付庄乡卫生院、象河乡卫生院、春水乡卫生院、下碑寺乡卫生院)成立7个急救分站并配备7台救护车,5个乡医院成功创建胸痛救治单元并通过胸痛中心联盟授牌。建立急诊急救网络县、乡、村一体化,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实现无缝隙衔接、同质化、规范化急诊救治体系。
急诊科现有医护82人,急诊院前54人,急诊内科14人,急诊外科(创伤外科)14人,其中医生29人,护士53人,司机8人,急诊开放床位79张,监护型救护车8辆,负压救护车2辆。急诊抢救间抢救单元10个,其中2个复苏单元;配备有呼吸机、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全自动心肺复苏机、可视喉镜、全自动气压止血仪器、除颤仪、血气分析仪、血液灌流机、床旁血液滤过机(CRRT),保温措施、骨髓腔穿刺设备、床旁彩超、加温加压输液装置、POCT等各种抢救设备。成功开展床旁血滤、人工肝技术,是我市唯一一家县级医院急诊科独立开展的技术。
急诊科主要技术:心肺复苏术、骨髓腔穿刺术、特殊气管插管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急诊美容创伤缝合术、创伤性休克救治术、去骨瓣减压术、急诊心梗溶栓术、急性脑梗死溶栓术、血液灌流术、血浆置换术、床旁血滤、人工肝技术。
泌阳县人民医院急救电话
0396--7916120
供 稿:急诊医学科
编 辑:宣传科
(网络图片,若侵权,请联系删除)